查看原文
其他

2021.10封面报道 || 以全链条改进提升集团校作业管理水平

史建奎 中小学管理 2023-03-12

导读

陕西省西安市第一中学教育集团在明确作业基本功能的基础上,确定了作业设计的探究性、实践性、个性化、创新性、轻量化等原则,并从实际出发构建符合学情校情的作业体系,包括丰富作业设计形式、统筹安排作业时长、有效探索作业分层等。

 

全文共4369字,阅读大约需要10分钟

 本刊从不收取任何审稿费、编辑费、版面费

《中小学管理》唯一投稿邮箱: 
zxxgl@bjie.ac.cn

 

课后作业是对课堂教学效果进行诊断评价以及检测巩固学生学习成果最直观、最常用的工具之一。但在当前社会片面追求升学率的背景下,特别是受到中高考指挥棒的影响,“讲得好不如练得好,学得好不如考得好”的功利主义教育观还有较大市场,学校和教师很难自信从容地在作业布置上做出让步,由此越来越强化后端管理,导致作业形式化、同质化、低效化问题成为常态,背离了教育规律和育人初衷,妨碍了学生的健康成长。


在国家出台“双减”政策的背景下,如何对作业管理进行有效改革,使作业不再成为学生的过重负担,而是他们用心创作的一件件优秀作品,这是每所学校、每个教师都应该认真研究的大课题。陕西省西安市第一中学(以下简称“西安一中”)教育集团基于对现实的深入思考,探索通过构建适合学情校情的高质量作业体系,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并以作业改革为支点,撬动教育教学全方位提升,促进学校的内涵式发展。


 

追问作业内涵,明确作业设计的基本原则


一般而言,作业的功能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检验学生的课堂学习效果,二是促进学生学科知识的拓展应用,三是作为教师教学改进的参考,四是发挥学科育人作用,培育学生核心素养。基于上述考虑,我校在作业设计中明确要坚持以下几项原则。


1. 坚持探究性原则,发展学生思维能力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为学生打开了一扇学科认知的窗户,而要认识外面世界的更多精彩则需要学生开展独立自主的探究。从这个意义上说,课后作业应是在课堂认知基础上对知识的进一步探索,应有助于培养和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探究行为本质上是一种思维的求索,其中发散性、严密性、深入性、创造性是思维品质的核心。尽管基于不同学科、不同学段、不同个体的作业设计培育学生思维的目标是不同的,也是有阶差的,但培养的主体思维品质应该是恒定的、有效的。


2. 坚持实践性原则,促进学生知行合一


高质量的作业设计应以运用学科知识解决现实生活问题为主要目的,因此对课堂知识的迁移应用应是作业设计需重点考量的问题。脱离现实、缺少创新性的作业设计,往往会流于对知识的片面强化,只有通过知行结合的训练,才能确保课堂教学不是纸上谈兵。为此,学校的作业设计要从现实生活出发,引导学生关注生活问题、社会问题,让学生在动态生活中感受知识的价值,在举一反三中获得超预期的感受,这方面生物、化学、信息技术与通用技术等课程的探索空间尤其宽广。



3. 坚持个性化原则,满足学生多元发展需要


学生认知发展水平的不同以及个体间存在的差异,决定了学校作业设计永远要直面并解决学生“吃不了”和“吃不饱”的问题,这就要求作业设计要有极强的针对性。为此,教师要在认真分析学情的基础上,为学习能力和需求不同的学生提供基础型、提高型、拓展型等可以进行自主选择的个性化作业,最大程度地满足学生的个性发展需要,体现对不同学情和学生身心发展水平的尊重。


4. 坚持创新性原则,引导学生乐做善做


缺少创新性的作业设计往往流于纯粹知识的强化,而不是对学生立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关照。很多学生不是不喜欢完成作业,而是不喜欢完成形式和内容缺乏生命感、趣味性、创造力的作业。因此,教师要从作业的形式、内容和评价方式上对作业进行整体创新,其目的是让学生遇到作业不再望而生畏、生厌,而是乐做、善做。在这方面,生物、化学、信息技术与通用技术等课程作业设计的创新性空间很大。


5. 坚持轻量化原则,保护学生学习兴趣


作业设计中的数量和质量之间存在动态的相关性。作业数量过多,学生完成作业的功利性趋强,探索性趋弱,反之亦然。学生日常集多学科作业于一身,重压之下的情绪和思维决定了他们对作业完成的主动性和质量高低。因此,教师在作业设计中一定要坚持轻量化原则,重视对学生学习兴趣的保护。需要强调的是,轻量化只是数量上的精简,而非质量上的削弱。这也是落实“双减”政策的具体体现和应有效果。


 

研判学情校情,探索构建高质量作业体系


西安一中是一所完全中学,也是西安市教育局直属的省级示范高中。1985年,学校成为国家在西北地区设立的唯一一所全国超常教育(少年班)实验中学。2002年,学校被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和教育部批准为在陕高中“宏志班”的承办学校。2020年,西安一中教育集团正式成立。由于学情、校情存在差异,因此集团一定要从实际情况出发,综合考虑作业内容、形式、时长等因素,构建符合自身实际的高品质作业体系。


1. 基于不同学科和教学目的,丰富作业设计形式


一是基于不同学科内容,设计符合学生认知和发展水平的作业形式。如为提升学生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英语教师在讲授完八年级下册《How do you make a banana milk shake?》一课后,布置的作业任务是“在家制作自己喜欢口味的奶昔,用英文讲解制作过程并录制视频”;为增强学生对古典文化知识的学习兴趣,语文教师组织学生开展《愚公移山》《狼》等课本剧表演。

 

二是将探究性作业设计和研究性学习结合起来,组织学生开展小组作业设计探究活动。如通用技术学科的“VR虚拟现实技术应用”,政治学科的“‘无人超市’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数学学科的“银行存款利息和利税的调查”、信息技术学科的“互联网+智慧农业大棚设计”等作业设计选题新颖,现实性强,学生都能积极参与,作业完成质量也很高。



2. 开发课后作业量化清单,统筹安排作业时长


为保证各学科作业时长的合理性,我校制定了《西安市第一中学学科课后作业量化清单》,主要记录每个学科每天的作业内容、学生预计完成时间以及当日作业总时长等。在此基础上,由各年级组统一组织,各任课教师每天早上第一节课后在线完成填写,然后由年级组长及时督查,若发现作业布置超出规定时长就及时反馈给班主任,由班主任与各任课教师沟通协调,同时教研组和教务处也积极协助解决。此外,学校还要求教师在作业设计中突出减量不减质,杜绝布置抄写类等机械性作业。


3. 强化集体教研力度,有效探索作业分层


为满足不同学生的发展需求,我校强化学科教研组集体备课、集体会诊,在此基础上探索出在普适性作业之上的分层作业。具体来说,学科教研组要在集体备课会上确定下一周的教学计划,并依据课程标准结合教学知识点、难易程度等分类精选习题,形成作业资料库;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可以结合本学科每节课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不同水平,在作业资料库中进行二次选择。以初中物理为例,1课时的作业总量篇幅大约为一张A4纸的正反面,时长不超过20分钟,内容包括基础检测、知识应用、创新迁移,其中基础检测与知识应用是必做题,创新迁移是选做题,学生可以根据个人爱好和能力选择完成。


除此之外,各学科教师还根据学生不同兴趣爱好设计了弹性作业。具体由备课组针对教学知识点,结合生活实际制定研究性作业主题,引导学生自主选题,并以学期为单位开展学科研究性学习活动,然后在学期末完成结题报告。


4. 明确教师作业批改标准,发挥作业的诊断功能


发挥作业的诊断功能,离不开教师对作业的认真批改和反馈。为此,我校要求教师对学生的作业评价要围绕“正确”和“整洁”两个维度划分为不同等级,并采用等级评价与激励性语言相结合的形式,真正做到“分层批改,个别指导”。以数学学科为例,作业评价中的A、B、C三个等级分别被赋予不同意义:A等是答题步骤完整,结果正确,书写规范,卷面整洁,具有创新性;B等是答题步骤较完整,结果正确,书写较规范,卷面较整洁,有自己的见解;C等是无答题步骤,结果正确,书写较规范,卷面较整洁。这种分级反馈的作业批改方式,有利于教师从习惯、能力、情感等多角度全方位评价学生的作业,从而更好地发挥对学生的指导和激励作用。同时,学校还提倡教师对学科作业尤其是对学困生的作业进行面批,并将面批情况纳入家长与学生评教的重要内容,以此督促教师认真对待作业批改工作。



改进管理方式,推动作业管理改革真正落地


为保障作业改革有效落实,我校结合新形势和新要求,及时建立、修订和完善了作业管理制度,优化和改进管理方式方法,主要采取如下举措。


1. 流程管理,提升作业设计质量


作业设计既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也要进行必要的规范化管理。为此,我校明确了作业设计中“备课组内容审查-班主任总量把关-年级组统筹协调-教务处督查指导”的工作流程。各备课组要提前一周研究下周的教学内容以及对应的作业内容和形式,然后在周内定时参加由年级组织的作业协调会,及时调整作业形式、容量、时长和难易比例等,从而保障作业设计起始阶段数量和质量的可控性。同时,学校还提倡各备课组根据学科知识特点布置适量的实践性、操作性作业,如家务劳动、体育锻炼、社会实践等。与此同时,我校基于备课组作业设计而开展的分学科、分年级的作业设计题库建设工作也正在进行中。


2. 整体统筹,规范作业实施过程


为加强对各学科作业的统筹管理,学校要求各学科备课组试行周作业总量控制、每日作业时间控制的作业管理办法,同时做到“日公示,周上报,月反馈”。日公示,即日作业量由班主任整体把控,教务处每天网上登记作业,汇总后在作业公示栏里公示,接受教师和学生、家长的监督;周上报,即周作业量以教研组为单位,汇总后交教务处存档;月反馈,即学校每月组织一次学生、家长问卷调查和作业情况座谈会,调研内容包括作业类型、学生完成时间、作业批改情况、学生作业纠错二次批改情况、学生睡眠时间等方面,并将调研结果在年级组会上进行反馈。同时,在节假日、期中期末考试前等时段,教务处也会通过教研组长群和年级组群强化作业量管理,确保不反弹。


3. 考评跟进,确保作业改进成效


一方面,学校结合定期的问卷调查、学生座谈会、评教活动等,对布置作业超时的学科教师进行提醒和纠正,并将评教结果(包含作业布置与批改内容)纳入教师考核以及社会(特别是家委会)监督的范畴;另一方面,学校教学主管部门每学期会针对学科作业数量、作业批阅规范化等方面组织两次检查评优活动,并将检查结果作为评选优秀备课组和教研组的重要指标。这些措施也强化了教师对作业管理工作的重视。



(本文作者系陕西省西安市第一中学教育集团总校长)


文章来源:

《中小学管理》2021年第10期 · 封面

文章编辑:王淑清

微信编辑:杨晓梦

微信设计:新媒体运营部


注册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德外什坊街2号
办公地址:北京市东城区鼓楼外大街56号
邮      编:100120
网      址:www.zxxgl.com
投稿邮箱:zxxgl@bjie.ac.cn;请您勿一稿多投!
邮件主题:姓名一手机号一栏目一文章主题一单位名
稿件查询:010-82089176
邮发代号:82-372(国内) M4238(国际)
                ISSN 1002-2384(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
                CN11-2545/G4(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